新浪财经讯 11月13日下午,民生证券特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部研究员易鹏,解读三中全会及城镇化等问题。以下是报告会实录。 一、三中全会公报:重在平衡 三中全会公报,概括解读为“全方位”、“强市场”、“壮中央”,“促落实”这十二字,背后的核心思想是追求在新时代改革中实现一种平衡。 “全方位”就是这次改革的内容是多方面,按照官方的说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改革内容都有涉及,还包括军队、司法、党的建设等领域。当然对于全方位,也是想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在一块,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突破的地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关键。 “强市场”就是首次将市场放在了决定性的作用的地位,之前是基础性作用。意味着政府会进一步简政放权、放松管制,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应该说,这是政府对外的一种弱化。 “壮中央”就是将进一步强化中央的权力。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中央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完全可能将这两机构做实,从而加强中央的权力。应该说,这是一种内部的一种中心强化。 “促落实“就是三中全会公报的精神关键在于能否落实。三中全会通过新设立中央改革领导小组以及其办公室的方式,来由一个高层面,专门的机构来抓合计,协调和落实,相信会搭配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执行团队,使得中央改革领导小组能够实化,进而推动改革实质前进。接下来会有包括决定在内的一系列政策细节出台来落实三中全会的精神。 “全方位”、“强市场”、“壮中央”,“促落实”这十二字,总体上体现出一种平衡思想。“强市场”、“壮中央”是种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的平衡,“全方位”与“促落实”也是看整体和重点突破能否平衡推进。这种的平衡点也体现在公有制为主体和非公经济要发展的新定位上,透露出想在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活力中寻找到一种平衡,想在进一步确保共产党继续执政和市场作为决定性作用中找一种平衡,想在左右中找一种平衡。将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融合在一起推进改革,也是想实现各方面的平衡。 改革进入精细化、专业化时代。 二、城镇化:三中全会与城镇化处处融合 三中全会表面上城镇化着墨不多,但处处都与城镇化融合,城镇化作为未来十年经济总抓手和内需总抓手未发生动摇。 1、市场化主导城镇化,政府引导。三中全会推动市场化,市场主体推动城镇化,必须上升到制度改革的层面。 总结城镇化4句话,第一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第二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第三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第四以制度改革做保障。 未来城市群,尤其是东部的三大城市群,再加其他的七、八个城市群会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主体。未来中国城镇化在70-80%之间,而城市人口的70%-80%会集中在城市群中间。 只要市场为主体,就会按照实现城镇化的目标来落实。 2、公共服务均等化,户籍是个名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质。只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无户籍不是关键。 3、土地制度,提出推进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与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比,这次去掉“逐步”。三中全会全面开花,重点结果肯定在经济领域。最好的抓手,一是简政放权,放松管制,给予市场主体地位。二是在重点、焦点的制度层面有所突破,那么土地制度层面会有突破,至于力度多大,要另看。 4、城乡一体化,实际上是城镇化的重点内容,也就是城乡在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 5、生态文化建设单独列出,城镇化的要点之一就是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要城市低碳、绿色、生态发展,生态文化建设有利于城镇化推进。 6、财政体制改革,重点是事权、财权的匹配,把地方的事权放上收,中央建立社会保障兜底体系,地方政府不拿或少拿钱,可以提高农民的基本公共服务,有利于城镇化推进。 问答环节: 1、三中全会后,土地改革将有何进展? 第一,不要期望太高,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财政,农地上市,国有土地下跌,房地产下跌,政府资产负债表和个人资产负债表都会受到影响。 第二,怎么增加农民财产收入问题,城乡收入过大的问题。 农地流转的范围会受到约束,控制规模,温州有个突破。 首先破解城中村的问题,但是小产权房直接上市的可能性不大,会采取一个机制。 土地流转会变成失地农民,农民的契约精神不够,会逐步解决农民变市民 2、如何评价三中全会关于反腐败的表述? 三中全会之前,中纪委频繁出手,一方面敲山震虎,减小阻力,推进改革,另一方面,强调政治纪律,从严治党。 八项规定可能会刚性化、长期化,高档消费会受到冲击。 长期看,如果缺乏制衡,难以从根本上消除腐败。 当前,简政放权,有利于减少权力寻租。 3、城镇化会促进人口的集聚,还是促进二、三城市发展? 虽然初衷上做强县域经济,但事实上效果不理想,人口不断向大城市聚集符合经济规律,平均镇城市人口只有7000人,做基础设施没有回报率。市场很现实,绝大多数小城镇没有投资机会。 有投资机会的小城镇共有6大类: (1)在城市群里的小城镇。 (2)人口规模在5万以上的(1000个左右)。 (3)口岸城市。 (4)旅游文化资源的城镇。 (5)交通链接点。 (6)关系国土安全和民族团结问题的小城镇。 未来,市场作为主导,资源会更多的配置到好的地方;鼓励人口的自由迁徙,户籍制度逐步改革,门槛逐步放低,城镇化可能要几十年的周期;城市群可以通过轨道交通连接,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会推动人口的再合理分布。 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每年都是12月中上旬召开,明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全面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由于一些大的改革,明年两会可能会修改之前的一些法律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