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政府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3/11/26 14:14:41  兰格钢铁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又一次让我们想起了邓小平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并不矛盾,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力面临升级的今天,这个论断依然是指导未来改革的重要思想。

在河北省,一家国有大钢厂的吨钢环保投入和运行成本高达170元,而数十里之外的数十家民营小钢厂的吨钢环保成本为0~30元。如果再算上利税、人工和社会负担等成本,近在咫尺的企业成本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在很多地区,不同企业背靠不同的地方背景,淡化了甚至消灭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概念。每年,我们都要求钢铁企业淘汰落后,压缩产能。山东某地一家国有钢铁企业用4年时间压缩了1/3的产量,投入大量资金解决环保和富余人员安置问题,而附近的一家民营企业再造了一倍的产能,产能远超这家有数十年历史的国有老厂,甚至把新厂投资投到了外地!一家企业压产,却有更多的小企业填补了这部分市场,并且没有太多的环保投入,污染非常严重。一些地方政府要求环保水平很高的大国企离开市区,而对城市周边严重污染的小钢厂视而不见,在淘汰落后的过程中出现了落后淘汰先进的怪事。这些现象,根本原因是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的缺失。

钢铁行业实现转型升级,核心还是要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亏损、恶性竞争和高成本的表象背后,包含着政府过度干预、利益归属不清、对外竞争弱势、地方保护严重、风险管理弱化等问题。企业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化、考核目标多元化,往往让企业无所适从。

要让我们的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实现转型升级,单靠企业内部的市场化改革还不够。未来,有关政府部门必须从加强政策执行力度、加强监管和服务企业等多方面提高宏观管理水平,营造更加公平、更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市场竞争环境。否则,真正先进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反而会在这一过程中被淘汰。

那么,企业需要政府从哪些方面来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一是统一政策环境。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弱化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加强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加大贯彻执行的力度,将各类企业纳入统一的市场规则和制度监管框架下,看看到底是哪些企业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哪些是在钻空子,哪些企业违规获利,哪些企业守法经营。当前,有关政府部门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正在研究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落实方案。这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联合落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完善并落实严格的环保、财税等法律制度。

二是深入调查研究。钢铁行业应该充分发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行业协调、组织、统计和调研等功能,掌握行业和企业的真实情况。目前,钢协正在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组织调研组分赴各地调研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面临的困难,了解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政策诉求,并研究化解产能过剩的方法,这是我们的企业非常乐于看到的。

三是加强监管。政府应该加强财税、社保、环保方面的监管,用统一的标准规范钢铁企业行为,投入该投入的成本,承担该承担的义务!这是行业迫切需要、应该狠抓的工作,对于构建公平的市场环境来说至关重要。相关部门要按照相关政策规定,该关停的就设法关停,该扶持的就扶持,并进行保障配套,不能把减产指标简单分派给听话的、管得着的企业,而放任那些违规企业继续扩产。

四是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直接干预过多会影响企业的活力,但是减少干预不等于不管不问。当今世界的竞争已经是高端产业链的竞争。我们的上游铁矿石领域被垄断,国际铁矿石巨头每年从中国钢厂获利高达数千亿元人民币。我们已经不能仅仅把这看成简单的市场行为,而要上升到国家之间的产业链竞争的高度。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严重制约我国钢铁行业乃至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未来数十年,改革是否彻底,转型得好不好,影响的将是整个行业、整个国家的命运。对企业来说,深化改革、提高市场化水平是必经之路。对于宏观调控主体来说,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头等大事,也是广大企业转型升级成功的必要条件。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兰格钢铁11月26日晨报
  • 兰格钢铁11月25日晨报
  • 11月22日兰格钢铁网统计铁矿石港口库存量
  • 兰格钢铁网:城市综合体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 兰格钢铁网:商业地产聚集 十年台湖发力
  • 兰格钢铁11月22日晨报
  • 兰格钢铁价格指数(LGMI) (47周2013.11.18-11.22)
  • 兰格钢铁11月21日晨报
  • 兰格钢铁11月20日晨报
  • 兰格钢铁11月19日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