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的钢铁视角

 //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5/3/10 14:20:57  兰格钢铁

                

                            张广宁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 鞍钢集团董事长、 党委书记

 

                            

                            曹慧泉 全国人大代表,华菱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张晓芳 全国人大代表,本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张志祥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建龙重工集团董事长

 

                             

                             张振勇 全国人大代表,凌源钢铁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林毅夫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干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

 

                             

                             贾康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孙朝晖 全国政协委员、鞍钢集团钒钛(钢铁)研究院钒钛合金研究所所长

 

3月5日,人民大会堂,两会代表、委员们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给予了一次又一次的掌声,表达着他们的认同和肯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实现现代化,根本要靠发展,发展必须有合理的增长速度。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是“拦路虎”,不深化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就难以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对于艰难前行的钢铁行业来讲,如何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汲取转型发展的动力,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环保治理等一系列要求?本期《两会会客厅》邀请了多位钢铁行业和相关行业的代表、委员,共同交流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并为钢铁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建言献策。

保持7%左右增长是必要的

主持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GDP增长7%的目标,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您如何看待这一发展目标的?

张志祥:我国现在处于转型期,7%这个速度其实也很高了,比国际平均水平高2倍多,国际上也就3.0%左右,而且我们的总产值非常大,有60多万亿元,绝对量很大。进入到转型期,对我们钢铁工业来说更多的还是结构调整。

张振勇:我觉得7%是不错的,是可以的。对于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这方面,我觉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占的篇幅很大,讲得很多,但是我觉得有希望,虽然调到7%,但仍有希望。

孙朝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15年我国GDP增长7%左右的目标,可以预计2015年经济下行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同时7%左右的增长还是必须的,这样也可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报告清楚地描述考虑到的需要和可能,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因此也是切合实际的。

林毅夫:我认为中国还有20年左右8%增长的潜力。但这里我讲的是潜力,不是说中国会有20年8%的增长。我可以讲几个领域:第一,我们可以从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还有向新的电子产业、材料产业、精密仪器发展,这里面有很多亮点。第二,像互联网有很多新的业态,如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快递业务发展迅速。第三,还有新产业,如绿色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前景广阔。一些逐渐失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加工业也可以像微笑曲线两端,可以把这些产业转移到非洲,从GDP到GMP,它们转移出去以后对我们的机器设备、中间部件也可以创造很大的外销市场。第四,即使现在有不少产能过剩的行业,像水泥、钢铁、电解铝等,但随着“一带一路”带动我国对相关国家基础设施的投资,也会创造很大的市场需求。所以我相信在新常态之下,我国有8%的增长潜力,达到今年总理所讲的7%左右增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会做得更好,甚至会比7%还高。

最关心深化国企改革

主持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投融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价格改革、深化国企改革和金融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中,您最关注哪一项?如何推进?

张广宁: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应加大内部改革,转型升级,打造企业优势。加快内部改革,关键是三项制度改革,充分调动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非钢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在,钢铁市场不好,我觉得非钢产业还是有发展前景的。加快推进转型升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关闭亏损的企业,加快重组的步伐,加大对产品有竞争力的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资金管控。

曹慧泉:我们希望改革,特别是在国企改革这方面能够出台一些操作细则。钢铁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是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如果现在不进一步深化改革,下一步面临的市场压力、环保压力、劳动生产效率低等问题都会加重。这些问题还是希望通过改革这一抓手去切入,去化解这些矛盾,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这一轮改革是从顶层设计大框架和确定改革目标,但是国企改革这一块在操作层面上出现了一些争论,有一些细则并没有配套出台,所以推动起来还存在问题。基层的同志还是感觉到有些无所适从,还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这个矛盾现在是比较尖锐的。我们只好把注意力放在内部,把企业自己能做的先做,不能“等靠要”。但是真正涉及出资人层面、产权、股东层面和公司治理层面上的一些问题还是需要上级的推动。

张晓芳:现在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最关键时期,特别是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国有企业已经进入到瓶颈阶段,所以我们期待国有企业改革能有更深入的一步,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我们面临人多、历史遗留问题多、包袱重等问题。本钢作为本溪市最主要支柱企业,是以钢铁主业为主,钢铁产能过剩、钢材价格下跌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期望2015年成为加快推进改革的关键一年。去年,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层面,也包括企业层面都做了一些铺垫,都做了一些方案的设计,那么今年应该是实施、推进的关键一年。特别是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如果今年不加快改革,可能会对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张振勇:实际上,我觉得投融资体制改革很好。在这方面,我们很快就能受益,比如钢铁行业,过去前置审批,几乎所有的企业在前置审批上都存在问题,还有核准问题、环评问题等,现在马上都要取消了,我们就能立刻受益。

孙朝晖:作为国企的一员,当然最关心深化国企改革。一方面,国企办社会的现象非常普遍,负担沉重;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冗员过多,劳动效率低下,加上由于体制、机制或多或少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这些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和发展来解决,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

贾康:国家财税改革是我们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财税改革要继续深化,现在面临三大领域的改革任务:第一个领域是预算改革。我非常简要地勾画一下预算改革里涉及的一些重要事项。我们预算的公开性、透明度要明显提高,同时还要求完整。我们明确提出全口径预算,所有政府财力必须进入预算体系,不准许再有预算外资金概念,这是很明确的原则。再有,预算体系还要有具体合理的形式,我们现在在预算体系里明确要有一般公共收支预算、资本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大家都关心的如土地批租收入要进的基金预算,这4个相对独立又要协调成一个体系的预算已经清晰化。我们的预算在改革中还必须编制中期规划,从今年开始,中央级的预算一编要三年,我们称为三年滚动预算。还有一些技术的配套,必须引入权责发生制,各级政府都要编制覆盖表等。第二个领域就是税制改革,方案里突出了六大税改任务。已经推进的“营改增”改革,按照时间表要争取全覆盖,这样一来,中国以后整个统一市场上的进项抵扣链条要打通,更有利于企业专业化细分、公平竞争,也在配合结构性减税,并推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第三个领域就涉及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怎么理顺事权关系和财力分配关系。比如收入划分,在给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匹配做制度优化方面,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另外,也有一些逐渐厘清的体制设置问题,比如说事权方面,投资权怎么样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界定,很多研究者提出,从长期来看,地方政府应该退出一般竞争性的投资领域,这个以后是不是可以清晰地列入事权明晰单。还有司法管辖权的优化,已经在改革过程中。

紧跟国家战略实施转型发展

主持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中国装备走向世界,促进冶金、建材等产业对外投资;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建设,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这些国家发展战略给钢铁行业转型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又有哪些启示?

张广宁:要加快“走出去”战略发展,到国外去发展钢铁行业,比如到资源有优势的、成本比较低的、市场价格比较好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去发展,这是国家提出来的战略要求。

张志祥:向高端工业发展,我们作为钢铁工业,是工业的基础材料,高端工业这方面我们也有很多需求、很多的机会。同时,我觉得“一带一路”对于我们来说有很大的机遇,因为很多发展中国家材料工业化还是非常落后,我们工业“走出去”,无论是在建设还是运行方面,在国际上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同时对化解产能过剩也有促进作用,但是更多的是“走出去”。

干勇:“中国制造2025”,必须依靠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来提升制造业。如何提升?要记住现在的形势有变化———由于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单一的企业经济体竞争变成了平台经济体竞争,即在工业互联网下,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构成的一个总体网络制造服务平台。

孙朝晖:其实棚户区改造、铁路、技术改造、节能环保项目等,是与钢铁行业关系密切相关的,钢铁材料是基础材料,任何工程或项目均离不开材料的支撑,关键是钢铁材料在性能方面能否满足需求。我国的高铁技术全球领先,但据说除钢轨外的其他材料基本依靠进口。因此,钢铁行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品的升级换代,仅靠投资来拉动低端钢材的消耗是不可持续的。此外,钢铁行业最需要升级的是绿色制造,让钢铁行业在蓝天白云下、在青山绿水环抱中生产。

严格环保执法打造公平竞争环境

主持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对于正处于严格环保执法下的钢铁行业而言,这将带来多大的挑战?

张广宁:我觉得依照新环保法,加大力度对落后产能,尤其是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企业进行淘汰。如果淘汰,这些企业要解决好3个问题:一是人员安置问题,二是债权债务怎么处理,三是要留些资金给企业转型。政府要给予支持,在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的土地总体性规划给予支持,盘活其土地资源。

张晓芳:环保对我们这些老的国有企业,压力还是很大的。但是作为国有企业,我们承担这个社会责任还是义不容辞的。我们也会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克服各种困难来推进这项工作。同时,我们也希望国家在推进环保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区别对待,对于老企业、有历史遗留问题的企业,在如何分步实施上能够提供一些支持。

张志祥:节能减排这块,应该说任务非常重,报告提的要求和目标也很高。对于钢铁工业来说,这方面责任也比较重大,要加大力度落实。

孙朝晖:节能减排、环境治理、严格环保执法,对于钢铁行业而言,并非利空,关键是执法的尺度是否一致。当前各地的执法尺度差异性非常大,使得有些企业以转嫁环境成本给全社会的手段来降低所谓的生产成本,赢得市场份额。这样导致合法经营的企业无法生产,也不得不加入违法经营的行列,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我认为严格环保执法对任何合法经营的企业都是利好,当然包括钢铁行业。只有通过严格执法才能还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优胜劣汰,最终达到良性循环的局面。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兰格钢铁3月10日晨报
  • 3月9日兰格钢铁网统计铁矿石港口库存量
  • 兰格钢铁3月9日晨报
  • 兰格钢铁价格指数微幅趋跌
  • 兰格钢铁价格指数(LGMI)第10周(15.3.2-3.6)
  • 兰格钢铁3月6日晨报
  • 兰格钢铁3月5日晨报
  • 兰格钢铁3月4日晨报
  • 兰格钢铁3月3日晨报
  • 3月2日兰格钢铁网统计铁矿石港口库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