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常务理事、各位代表: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五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行业运行环境出现新的趋势性变化,全行业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时期召开的。因此,这次会议对于我们审时度势,攻坚克难,努力做好下半年工作十分重要。
刚才,刘振江书记兼秘书长向大会报告了上半年协会工作开展情况,提出了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下面,我就行业运行态势和有关重点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上半年钢铁行业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粗钢产量近20年以来首次下降。1-5月份,全国粗钢产量3.4亿吨,同比下降1.6%,这是近20年来粗钢产量首次下降,而去年同期为同比增长2.71%,2014年很有可能是我国粗钢产量进入峰值区的标志。目前,我国人均粗钢产量已经超过600公斤,按照发达国家粗钢产量变化趋势的一般规律推测,我国粗钢产量达到峰值以后,将在峰值附近波动,一定时期以后呈现下降趋势。
——会员企业粗钢产量降幅小于全国降幅。1-5月份,会员企业生产粗钢2.68亿吨,同比下降1.3%,小于全国1.6%的降幅。这反映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会员企业减产、限产动力仍然不足。
——钢材消费进入峰值区。2013年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7.1%,2014年同比下降3.29%,2015年1-5月份同比下降5.1%。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进入峰值区的特征明显,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已经成为历史。
——钢材价格持续创出新低。自2014年以来,国内市场钢材价格一路下跌。2014年,从年初的99.14点下跌至年底的83.09点,降幅16.2%。进入2015年,下跌趋势不但没有减缓,反而更加剧烈,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从去年底的83.09点跌到6月末的66.69点,降幅19.7%。今年以来钢材价格指数降幅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降幅。钢材价格指数持续突破有指数记录以来的低点。6月末平均价格与上年末相比,冷轧薄板每吨下降853元,镀锌板每吨下降851元,热轧卷每吨下降704元,螺纹钢每吨下降595元,高线每吨下降564元。
——铁矿石价格与钢材价格出现背离。4月份以后,铁矿石价格快速反弹,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已经由4月10日的每吨46.84美元,上涨到6月末的每吨59.19美元,涨幅高达26.37%,而同期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下跌10.21%,矿价与钢价趋势背离。近期协会研究部分会员企业铁矿石库存与矿价的相关性,发现两者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即矿价下跌,企业库存下降,矿价上涨,企业库存上涨,反映了买涨不买跌的采购心理。钢铁企业的集中补库、集中采购对矿价上涨起到了助推作用。
——会员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加剧。1-5月份,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万亿元,同比下降16.9%;实现利税322.21亿元,同比增长1.18%;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为5.28亿元,而主营业务亏损164.81亿元,增亏103.61亿元;亏损企业40户,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39.6%,亏损企业产量占会员企业钢产量的35.99%;亏损企业亏损额149.59亿元,同比增长40.45%。
——企业之间已出现明显分化。今年上半年东部沿海沿江企业的效益要好于内陆及西部地区的企业,在当前进口铁矿石价格处于低位的情况下,东部沿海沿江的企业优势更加明显。同时企业之间效益分化加剧,一部分企业在当前最困难的时期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有一部分企业资金短缺,经营出现严重困难,少数企业生存难以为继,面临出局的危险。1-5月份,盈利前10名企业合计盈利123亿元,同比增长130%;亏损前10名企业合计亏损116亿元,同比增长71%,企业间的差距正迅速拉大。效益越好的企业提质增效力度越大,效益越差的企业提质增效的力度越小。仅炼钢生铁制造成本一项,企业间的差距每吨就高达500-900元;效益好的企业吨钢盈利超过200元,效益差的企业吨钢亏损超过1000元;在劳动生产率方面,部分企业年人均产钢量在1000吨左右,年人均钢材销售收入高达三四百万元,而有些企业年人均产钢量不足200吨,年人均钢材销售收入只有四五十万元,5-10倍的差距反映出很多问题。纵观效益好的企业,有的是品牌及质量优势明显,单品售价可以高于其他企业2000多元,有的是经过长期的改革创新、转型发展,进入行业困难时期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有的是持续降本增效,取得了全生产要素效益最大化。
——钢材出口面临着巨大的贸易摩擦压力。1-5月份,全国出口钢材4352万吨,同比增长28.2%;进口钢材549万吨,同比下降10.3%。1-5月份累计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3961万吨,同比增加1063万吨,增长36.68%。保持这样的出口量有利于缓解国内市场供需矛盾,但是从现在已经了解的情况看,在贸易摩擦方面已经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
二、广大企业积极应对市场挑战,紧紧把握新常态下发展新机遇
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深化,钢铁行业所面临的需求下降和供应过剩矛盾的压力前所未有,但动力亦前所未有,钢铁企业积极应对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克服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同时紧紧把握发展新机遇,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创新发展。
——在降成本,增效益方面。宝钢以浦项、新日铁等国际先进钢企为预算标杆,努力寻找差距,聚焦改进点,在主要钢铁单元之间开展跨厂际同工序对标竞赛,引导各单元生产经营和操作维护指标不断优化提升。华菱钢铁开展全方位对标,动态找差距、系统推进挖潜创效,1-5月挖潜创效9.4亿元。山东钢铁对外与行业平均水平、先进企业对标,对内建立内部对标机制,使生铁成本保持下降势头。太钢加强采购价格对标,创新采购模式,提高直接采购比例,降低采购成本。渤钢集团深入开展全系统、全要素、全方位的“对标提质增效”活动,1-5月份,实现吨钢增效100元。建龙集团通过“定目标分责任建机制”降本增效,达到激励员工、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取得了较好效果。东北特钢划小核算单位,开展跨厂际工序对标,与行业内同档次生产线对标。首钢京唐充分利用临近港口优势,大力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品种结构,自去年实现扭亏为盈后,持续保持盈利。山西宏达钢铁将对标做到极致,在原料、工序、人工、运输、自发电等方面与先进企业逐项对标,实现企业降本增效。河北普阳钢铁把握原料市场趋势,紧盯港口铁矿石价格波动,在矿价下跌期间原料库存量不超过10天。柳钢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充分发挥产线匹配优势,只生产经济效益好的品种;同时密切关注原料市场趋势,达到效益最大化。
——在加强资金管控,确保资金安全方面。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在困难时期尽量不失血或者少失血是企业渡过难关的关键。河北钢铁建立内部网银系统,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手段加强对资金的刚性管控,确保全年融资总额压缩100亿元以上。沙钢充分发挥财务公司综合金融服务功能,创新融资手段,积极推进资本运作。酒钢强化筹融资、投资现金流的统一运作,实现集团内资金供需平衡、资源多样化和效益最大化目标。马钢加大清欠力度,应收账款降低50%。普阳钢铁2014年至今年4月累计归还银行贷款24亿元,到今年4月末,财务费用出现负值。
——在市场开拓方面。宝钢聚焦于国内汽车市场,通过深入开展EVI、VAVE技术营销服务、推进大客户总监制管理以及加强超高强钢、高精度产品及电镀锌油箱专用钢等产品的开发应用三个方面的系统推进,实现50%的市场份额目标,并将以客户为中心的先期介入EVI 模式从汽车板业务拓展到22 个非汽车板项目。武钢依托钢材深加工产业园,积极构建国内首家钢材深加工电子商贸平台,与客户实现双赢。河北钢铁推进生产组织方式和营销模式转型,品种钢比例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其中冷轧深加工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比提升50%以上。安阳钢铁重点发挥好销售的龙头带动作用,强化产销研一体化运作,全力提高高效订单承接比例,加大营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钢铁生产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变。龙凤山铸业努力扩大高纯生铁市场份额,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5%,并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在创新发展模式方面。现在每个企业的做法都各具特色,有的是多产业聚焦发展,有的是打造品牌和区域竞争力,有的是大力推进产融结合,有的是把效率作为优先突破的重点,发展出了各种模式。新的发展定位和模式变革已经成为各个企业重视和关注的问题。鞍钢着力打造智慧矿山,构建了以ERP为核心、具有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特别是在矿山企业率先实现了“云计算”,具备了大数据的加工处理和传输能力,促进了整体效率的革命性提升。河北钢铁加快推进国际化战略,6月25日正式完成德高公司股权交割,成为全球最大钢铁贸易综合服务商的控股股东。山西立恒、建邦等钢铁企业开展区域合作,统一原燃料采购,采购价格互认,议价能力增强;河北武安地区钢铁企业加强区域市场自律,在积极探索钢铁企业合作共赢,促进市场稳定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冀南钢铁与原燃料供应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测算出每一阶段最佳配料方案,降低铁前成本。河北瑞丰钢铁、东华钢铁坚持低成本、高质量、专业化发展战略,保证了产品销售市场的顺畅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石横特钢经过持续创新,生产要素达到最佳排列组合,获得了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大力推进多元产业发展方面。近年来,多元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随着钢铁主业效益下滑,多元产业盈利能力更显突出。武钢多元产业发展效果明显,有力的支撑了企业整体利润。宝钢非钢产业的利润大幅提升,非钢盈利占到利润总额1/3甚至更多。首钢大刀阔斧地进行钢铁板块调整,力促减员增效,同时利用搬迁调整之后北京区域技术、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鞍钢着力推进非钢产业改革,出台一系列支持非钢产业发展的政策,激发非钢产业自主创业的活力,1-5月,非钢板块实现利润20多亿元,同比增加超过13亿元。渤钢集团发挥集团整合优势和协同效应,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多元产业集群,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上半年,多元产业销售收入预计达到集团整体规模50%以上。山东钢铁今年1-4月份金融板块盈利获得了大幅增长。河钢唐钢公司与惠普合作打造钢铁企业通用备件平台,计划开展智慧城市工程,加强医疗、教育等资源整合,扩大效益增长点。
——在改革创新方面。许多企业把改革创新瞄准在触痛点、撬难点上,取得了较大成效。过去我们研究如何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现在就要研究如何减员增效。部分企业在行业困难时期盈利水平仍能保持一定水平,关键是经过多年来坚持转型发展所培育出的核心竞争力开始显现。兴澄特钢按照“精、细、专、强”的战略部署进行转型升级,实现了由资源要素投入增长向创新驱动增长的转型,在轴承钢和汽车用钢的市场开发上,获得了系列高端用户认可,高端用户群体现了品牌价值,大客户直供订单量占到订单总量的80%以上,开始收获转型升级带来的红利。中天钢铁专注提高生产效率和打造优特钢精品,人均年产钢达到1000吨,轴承钢、铁路提速弹簧、汽车用钢等产品,已稳定供应国内知名重点客户。南钢通过改革,推进全体员工自愿持股,用股权激励激发全员创新热情,职工工资保持年年有增长。中冶集团下大力气进行内部资源整合,对房地产板块进行归并,坚决处理低效无效资产止住出血点,实现利润大幅增长。
——在节能环保、绿色发展方面。环保是企业的生命线,广大企业主动增加环保资金、技术投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全方位建立环境监控体系,全行业吨钢综合能耗逐年下降,吨钢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太钢以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为标准,加快实施环境整体再提升工程,加快与城市功能互补、和谐共融的步伐。唐山地区钢铁企业变压力为动力,普遍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加大了环保投入,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改善大气质量,做出了贡献和牺牲。德龙钢铁按照最严格的环保标准改善环境,先后建成封闭料场、水处理中心、炉头炉尾除尘设备、高炉平台覆盖除尘和生产能源指挥中心,并且通过特定的手机软件可实现远程监控,节能环保水平极大提升。
面对当前困难,一大批企业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了各具特色的新路子,这些好做法好经验值得全行业学习。企业在充分竞争、供大于求的市场中求生存靠什么?应该靠的是整体效率、品牌、质量、服务、成本、附加值和充分利用内外资源的能力。
三、钢铁协会积极维护行业、企业利益,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于协会开展的工作,刘振江书记兼秘书长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有详细介绍,我在这里不再重复。长期以来,钢铁协会积极维护行业和企业利益,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一些长期积极呼吁反映的问题取得了显著进展,我在这里只讲四个方面。
第一,围绕行业重大问题,向政府提出的政策建议得到一些采纳。
4月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第一次专门将铁矿石资源税列入常务会议议程,决定自5月1日起铁矿石资源税征收比例减按规定税额的40%征收,据测算每年为矿山行业减轻税费负担达90亿元。铁矿石资源税征收比例下调对国内矿山特别是大批中小矿山减负效果明显,为保障我国钢铁行业原料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正在进行的从价计征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促成铁矿石资源税征收比例下调,协会领导多次带队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信部等国家部门进行协商研究,积极为国务院及财政部、工信部等提供相关材料,钢铁行业老领导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也是协会为行业、为企业服务的有力体现。同时,协会组织的钢铁产品进出口政策专题研究取得成效,取消加工贸易项下免税进口钢材的优惠政策取得阶段性成果,优化钢铁产品进出口税收政策取得明显成绩。在参加有关部委定期召开的运行分析会中,多次反映钢铁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市场竞争环境不规范以及国有企业负担重等问题,得到了高度重视。
第二,大力开展市场分析研究,积极协调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维护企业利益。
近两年,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略有增长,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我国钢材出口数量增长较快,引起有关国家和地区钢铁同行对我钢材出口的普遍忧虑,也直接导致针对我钢铁产品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仅今年上半年,针对我钢铁产品新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就多达8起。协会克服相关工作人员少、资金有限等困难,加强重点地区对话与磋商,预防及化解贸易摩擦,取得一定成效,部分案件成果显著,维护了钢铁行业和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获得了有关部门和企业的认可,使协会在钢铁产品国际贸易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国内市场协调方面,面对下游用钢需求下滑的严峻市场形势,协会大力加强下游行业生产运行分析与相关调研工作,通过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下游行业协会等渠道搜集整理机械、汽车、家电、造船、集装箱、铁路、电力、石油管线、房地产等相关下游行业数据信息,为企业提供第一手资料。通过区域协调和品种协调机制,加强企业之间相互交流生产、经营、管理经验,探讨扩大市场需求、调整品种结构和提高服务水平的途径。利用钢铁企业煤炭采购信息交流平台,针对煤炭月度收耗存、采购国内和进口炼焦煤的煤质、配比以及焦化与高炉生产等主要指标,为企业提供参考。
第三,深入开展对标挖潜,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近年来,对标已经从国内对标发展到国际对标,从成本对标发展到产线对标,从采购对标发展到营销对标,从一条产线、一个工序、一个单元,发展到生产、管理、人员等全方位对标。对标已经成为企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主要方法。对标也不仅仅局限于国有大型企业,不少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入到对标队伍中来,而且呈现出企业与企业间持续性、不间断对标,对于企业管理提升、成本下降、效率提高起到了显著作用。对标挖潜活动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提供找差距、强管理、提效率的方法,受到企业普遍欢迎。
第四,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用,促进行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发展。
协会不断深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工作,依托已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挥联盟成员各自优势,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开展上下游产业协同创新,促进了重点品种的推广与应用。联盟工作在推进建筑钢结构应用、耐蚀钢生产与应用技术研究、海洋工程用钢系列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其中,“装配式钢结构民用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着手推进4万平方米钢结构住宅示范楼项目以及新型低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研发与示范。同时推出联盟1号“新一代装配式钢结构体系Baohouse”,为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创造了条件。“耐蚀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过钢厂、船厂、船东、船级社、相关研究单位的协作,已完成耐腐蚀油船货油舱用钢板、耐腐蚀石油天然气集输和长距离输送用管线钢、耐腐蚀油井管等关键生产技术开发及产品生产,制定了相关标准,促进了产品推广应用。“海洋工程用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大型集装箱船止裂钢板、大线能量焊接高强度海工平台用钢、钻井隔水管、海底管线钢等产品以及船舶海工轻量化设计等内容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同时,围绕海洋工程建设需要,制定了联盟技术发展路线图。
四、下半年形势分析及重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同时指出,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常态,实现我国钢铁工业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成共识,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市场环境变化将对钢铁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为,以往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投资,经济增速触底即投资增速触底,可通俗地描述为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三只“靴子”落地。目前,基础设施投资和出口两只“靴子”已相继落地,当房地产投资回落到位,加上新增长点的成长,以及严重过剩行业的退出和重组大体完成,中国经济增速有望成功触底。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4%,增速同比回落5.8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5.1%,增速同比回落9.6个百分点;全国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0.3%,增速同比回落4.6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已连续39个月下降,而钢铁产品则连续43个月下降,钢铁行业触底回升仍需时日。钢铁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要解决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严重供大于求,产品价格跌跌不止,企业大面积亏损的问题。
另一方面,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正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中游经济带建设有序推进,也为钢铁行业提供了转型机遇,钢铁行业要牢牢把握这次机遇。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标志着建设制造业强国的序幕全面拉开,提出了坚持创新驱动、坚持质量为先、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结构优化、强化战略支撑和保障等五大战略举措,推动实施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五项重大工程。钢铁行业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技术装备不断优化,品种质量持续改善,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钢铁行业要加快改革创新,迈上新台阶,争取在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过程中走在前列,这既是制造行业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钢铁行业脱困图强的关键。
钢铁行业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就要积极主动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来、熬不起,要主动调、主动转,早调早转早受益。钢铁企业领导不要过多纠结于短期的困难与得失,要认识到结构调整必将伴随着痛苦的探索和挣扎过程,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到彩虹;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棒接一棒的持续推进,直到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战略目标。为此,钢铁行业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努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全行业要把防风险、控产量、稳市场、增效益作为全行业的首要任务。
当前,全行业处于盈亏边缘,企业经济效益分化明显,部分企业经营风险加大,特别是资金风险更加突出,多数企业还面临着银行压贷、抽贷、限贷等困难,资金链异常紧张,因此,防风险首要的就是要保证资金链不断裂。
加强行业自律我们已经提了多年,也做了许多工作,但坦率地讲,效果并不理想,大家都希望别人自律,自己却不自律。现在,企业要渡过难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控产量,就是要认真遵守“不给钱不发货,没有合同不生产,低于成本不生产”行业自律要求。控产量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实现有效益的生产,不要再搞“失血性”生产。只有通过行业、企业自律把控产量工作做好,稳市场、增效益的目标才能实现。针对企业反映的市场秩序有待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待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协会将积极呼吁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打击制假售假、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维护守法企业利益。
加强行业自律不仅是在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也要严格自律,现在国内市场不好,大家都瞄准着国际市场,但现实情况是,我们面临贸易摩擦的压力非常大,加强行业、企业自律,有序出口,是维护行业、企业利益的唯一有效措施。协会呼吁企业领导在这方面要提高认识,形成共识,自觉实现自律和自律协调的要求。
第二,要深入推进扩大钢结构应用等重点产业联盟的工作。
在这方面协会依托已建立的几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需要来讲,还要进一步深化。以钢结构的推广为例,目前我国钢结构推广应用进展还较慢,虽然在超高层、大跨度空间结构、工业厂房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但是在住宅、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应用仍有广阔的提升空间。钢铁行业要依托已建立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过上下游产业的合作与协同,继续推进钢铁产品的研发与应用,着重于扩大高端产品的应用范围,提高钢材产品的应用效率,推进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减量化与绿色化。可以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探索解决高端产品同质化竞争的模式与方法,通过产品研发与应用的协调,从源头破解恶性竞争的难题,通过产品的评价规范,引导产品的应用。
关于创新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调研时强调,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在于创新,各类企业都要把创新牢牢抓住,不断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争当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军。
第三,积极促进相关财税政策落地实施。
上半年部分政策调整已初见成效,但仍有部分政策调整正待研究还没有到位,协会将继续配合政府部门做好相关工作,促使相关政策尽快调整到位。企业也要积极参与协会组织的政策研究工作,一方面要对相关税费调整等提出政策建议,另一方面对已经出台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遇到了哪些问题也请及时向协会反映。
第四,加快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绿色发展。
要按照《中国制造2025》、《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要求,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形成一批具有一流产品、一流技术、一流环境和一流管理的世界一流企业。协会将积极配合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加快钢铁企业由制造型向制造服务型转变。
经过不懈努力,钢铁工业节能环保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建设绿色钢铁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企业仍要绷紧环保这根弦,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抓紧落实环保责任,完善环保设施,严格做到达标排放。另外,我们的能源消耗与国外先进钢企还有一些差距,协会也将积极组织行业力量研究降低能源资源消耗的技术和措施,推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绿色发展,与城市共融发展。
第五,要紧紧抓住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涉及沿线60多个国家,规划6大经济走廊,投资规模可能高达6万亿美元,钢铁行业要高度关注、做足功课、积极参与。本次会议安排了国际化经营专题研讨,很多企业在国际化经营合作方面有成功案例,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希望大家互相学习借鉴。
我在这里谈三点建议:一是要深入研究沿线国家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政治环境。我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经常遇到对当地市场规则不熟悉,法律法规不了解等问题,从而产生法律纠纷或贸易纠纷,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这方面的风险。二是要深入研究沿线国家的需求状况,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采取不同应对措施,做到有的放矢;三是要系统梳理能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企业及参与方式,研究参与其中最适合的方式方法,不仅能够提供相关产品,还要能够在技术、资金、人才、设计方案、工程技术等方面全方位合作。
同志们,下半年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仍将严峻。新常态对钢铁行业提出了诸多挑战,也存在着诸多发展机遇,我们要审时度势,攻坚克难,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以创新驱动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为钢铁工业由大变强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