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就在经济稳增长迫切需要新动力的时候,由国家发改委主导推动的“专项建设基金”亮相,第一批资金已经投放到位,各方关注的第二批也有了投放时间表,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昨天(14日)透露,就在这个月底之前投放。专项建设基金,被誉为重大工程建设投融资的创新之举,新在哪儿?它会对经济增长起到怎样的作用? 积少成多办大事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到8月,基础设施投资对整体投资的贡献率达到27.7%,比去年同期上升5.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的“稳定器”作用可见一斑。然而,基础设施投资,需要的资金量庞大,单独依靠政府、企业中的某一方力量,都很难办成。专项建设基金打破了这个僵局,它集合各路资金,积少成多办大事。 这件事由国家发改委主导推动,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向邮政储蓄银行定向发行长期专项债券,建立专项基金,投资基础设施,同时,中央财政按照专项建设债券利率的90%贴息。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特别强调,投资标的有严格要求,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入选的可能性较大。 徐绍史:支持那些看得准 、有回报、不新增过剩产能的重点领域项目建设。 本月底投放第二批资金 具体到操作流程上,地方发改委梳理提出项目清单报送国家发改委,国开行和农发行在清单内选择具体项目投钱,或者,两家银行自己找到符合要求的项目,经国家发改委等有关方面核定之后投资。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胡怀邦说,第一批资金的投放效率非常高。 胡怀邦:8月31日完成向邮储银行定向发行专项债券,并在当天实现超过一半的资金投放,占基金第一批项目资金规模的60%,9月2日,短短三天投放占比达到了92%,按要求完成了投放。 对渴望资金支持的大项目而言,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的一番话,释放出积极信号,他说,即将在这个月底前投放的第二批资金,比第一批还要多。 徐绍史:第二批项目的资金规模大于第一批,增加的幅度还不小,各地非常认真地删选了一批质量不错的项目。 多箭齐发稳增长 专项建设基金,简单来说,就是政府资金充当杠杆,撬动融资,而且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还可以避免增加新的货币供应量,一举多得。只是这笔钱的安全如何保障?如何发挥最大效益?各方正在实践中探索。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董事长解学智解释,专项基金的资金安全由银行负责,银行要对项目风险、收益严格把关。除此之外,基金在投入具体项目的过程中,银行要做好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发挥最大效益。 解学智:要提升金融服务,逐个企业、项目开展对接,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则表示,如果前期的效果好,可以持续并扩大规模,但前提是,投资项目的相关管理工作要到位。 徐绍史:如果工作做得好,项目落地快,拉动作用强,就可以继续做下去,并且适当扩大资金规模。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还提出了多项稳增长举措,比如积极推进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价格改革,努力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制定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库建设;持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打通金融资金向实体经济流动渠道等。(中国广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