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市场走势如何?其所处的宏观经济大环境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货币政策,则是构成这个宏观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2018年中国货币政策将会怎样?对于分析新一年中国钢材市场走势具有很大意义。
一、世界各国货币政策趋紧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向好发展,从2016年开始,美联储开始了由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向正常货币政策的回归。主要措施一是加息,二是“缩表”。今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区间调升25个基点,从1.0%-1.25%上调至1.25%-1.5%。这是美国央行当前加息周期的第5次加息,也是今年内的第3次加息。预计2018年内美联储还会加息。
作为事实上的世界央行,美联储的“缩表”与逐步加息,意味着全球货币政策开始趋紧,表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接近尾声,货币政策趋紧将成为2018年世界各国央行的调控主调。受其影响,世界各国央行的加息及加息预期日益增强。
全球范围内货币政策趋紧的结果之一,将是以前充斥市场的过剩流动性将逐步减少,同时资金使用成本也会逐步提高。另一方面,美联储及全球货币政策收紧的前提条件,在于世界经济保持复苏势头,劳动者就业与工资同步增加,整体消费需求向好,这将促进全球物价水平上升。而作为钢材重要成本的铁矿石、能源等商品价格亦会受到向上推动,很大程度上抵消产能过剩的压抑影响。
二、主要国家间货币紧缩程度不一
尽管全球货币政策总体趋紧,但主要国家间紧缩程度不一,将会分道扬镳。其中美联储紧缩力度最大,预计此次上调利率以后,2018年还有可能再升息三次。现在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走势也早已包含了这次加息的预期。
对于美联储加息,世界各国央行反应不一:英国央行则可能将按兵不动,维持基准利率不变;欧央行也会维持主要再融资利率不变;而韩国前不久宣布加息,成为首个跟进美联储加息的亚洲国家,打响了亚洲加息第一枪。
三、大环境下中国货币政策的四点“猜想”
在世界各国货币政策趋紧的大环境之下,未来中国货币政策将会怎样呢?初步分析,有四点“猜想”:
1.与美联储拉开适当距离。也就是说,对于“世界央行”美联储的持续加息与加息预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全球资金、资本与商品市场的重大变化,中国人民银行不可能完全置之不理,一定会出台措施予以应对,但也不会紧紧跟随,以同等次数、同等时间进行加息,而是保持适当距离。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两者的加息起步基础大不一样。不同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实际贷款利率一直远高于前者。据估算,目前中国企业的实际贷款平均利率水平应该在5%以上,甚至达到10%,有些中小民间企业被迫高利贷;而此前发达国家的银行基准利率则接近于零,有些还是负利率。此时中国央行与美联储同步、同力度加息,一定产生中国实体经济的沉重压力,尤其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之下。因此需要中国央行将与美联储拉开适当距离,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尤其是贷款利率的稳定性。
2. 加息力度明显小于美联储。由于需要保持距离,因此在加息力度上,中国央行将明显小于美联储,时间亦会相对滞后。比如加息次数要少于美联储;加息方式上不动或者是少动基准利率,而是调整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或者是不对称加息(只调存款利率,不调贷款利率),等。
3.降低中国实际利率水平。如上所述,中国实际利率水平远高于人民银行公布的利率水平,这也是为什么大量资金“避实就虚”,不肯进入实体经济的首要因素:就是因为资金使用成本太高,利润率较低的实体经济用不起。为此,需要主管部门采取有力措施,降低中国实际利率水平,包括落实先前出台的措施。比如将中国企业的实际贷款利率水平,尤其是中、小民间企业的实际利率水平,降至5%以下,以降低实体经济的资金使用成本。
4.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美联储持续加息以后,无疑会对全球资金流动产生重大影响,包括中国境内的部分逐利“热钱”会向美国本土流动,由此产生中国阶段性资金趋紧,实体经济增长因此受到间接冲击。为此需要全面或者结构性“降准”。预计2018年内中国存款准备金率会有多次“降准”。
由此可见,与上年比较,2018年中国货币政策整体上将会保持中性,既不宽松,也不紧缩。但结构上却存在有紧有松的区别。其中对于房地产及一些投机领域,货币政策将会趋紧,而对于实体经济领域,高新技术等制造业领域,货币领域、基础实施建设领域,以及所有国民经济短板领域,货币政策则会中性偏向宽松。受其影响,新一年内货币政策对于中国钢材市场,将呈现中性偏好趋势。(兰格专家陈克新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Lgmi:“海洋工程用钢”更要高追求2017-12-19
- Lgmi:12月19日钢铁行业概览2017-12-19
- Lgmi:12月18日钢铁行业概览2017-12-18
- Lgmi钢市简评:黑色系全线上涨!焦煤涨停!现货恐高再回5000基本无望2017-12-18
- lgmi钢市简评:钢贸商封库 下周钢市涨?!2017-12-15
- Lgmi:“资源为王”钢价跌后有回涨空间 震荡难破回落风险犹存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