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政策频频发力
近年来,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水利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5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以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线为重点”、“针对重点河段适时开展提标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完善水资源调配格局。《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将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到2035年,将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从而逐步建成。
二、我国水利投资进入“狂飙”阶段 刺激钢管需求
我国水利建设投资已连续三年投资完成额均高于7000亿元,2022 年更是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创历史新高。其中水利工程中“防洪工程”与“水资源工程”(农田水利工程与供水工程)投资占比达80%。
今年一季度,全国新开工水利项目7239个,较去年同期多1948项,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898亿元,同比增加76.2%,开工数量和投资规模都超过去年同期。新增投资规模32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62亿元,其中广东、云南、重庆、福建、浙江、河北等地区水利投资同比增长明显。
在水利建设中,钢材是必不可少的材料,其中水利工程中管道工程则需要大量的钢管以及各类配套阀门等,包括螺旋管、球墨铸管、镀锌管,尤其对螺旋管的需求量较大。
三、运输问题促使螺旋管区域化发展提速
目前水利工程体系还存在系统性不强、标准不够高、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工程建设亦面临规模较大、投资周期较长、涉及范围广、施工时间长等。而螺旋管的口径主要在325mm-2400mm,在运输过程、实地堆放中叠放对占用面积、机械作业均有一定要求。因而,螺旋管运输、仓储等成本高无疑成为跨越区流通的主要阻碍因素。
从螺旋管生产分布来看,前期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但针对以上两个问题难以克服,加之, 螺旋管新建产线准入门槛低,生产结构比较简单,主要通过自动双丝双面埋弧焊机组由钢带卷成管状后经焊接而成。简单的工艺以及普通水利灌溉工程对其质量要求不高,促使近年来螺旋管厂新建投产增多,其中广东、云南等地区新产线投产较多,据兰格不完全统计,以上两地区螺旋管产线总计分别为19条和25条,预计后期个别地区陆续仍会有螺旋管新产线投产,且配套防腐、镀锌等设施,将搭乘上我国水利投资大幅增长的红利期。
四、用管需求有望逐步兑现
《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将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到2035年,将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考虑到水电的建设周期一般为6年~9年,从150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看,2022年已开工109项,目前包头等区域直供订单排期已到8月,用管需求逐步兑现。而随着螺旋管等新增产能投产,又有水泥管、塑料管等替代品存在,供需矛盾突出,今后市场将是资源竞争的趋势。

- 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密集开工 国家水网是什么“网”?2023/6/14
- 前5个月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逾4100亿元 同比增长32.1%2023/6/12
- 重大水利工程加快推进 万亿投资扩内需惠民生2023/5/30
- 君诚实业集团应邀参加2023西北水务水利科技博览会2023/5/29
- 兰格视点:水利投资进入“狂飙” 对螺旋管需求刺激如何?2023/5/26
- 今年以来我国重大水利工程新开工15项 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202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