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钢材 >月度报告 >钢材月度报告
兰格年度追踪之二:2024年钢铁行业“绿色化与数字化”并进
发表日期:2024/12/11 9:25:21 兰格钢铁-葛昕 兰格钢铁网
    

【双碳政策】:
    

七部门印发《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2023—2024年版)》

2024年1月3日,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会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监管局、河北证监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2023—2024年版)》。这是河北省出台的首个转型金融指导文件,也是全国首个定位于钢铁行业的转型金融指导文件,为金融机构开展钢铁行业转型金融业务提供了政策依据。《工作指引》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制定了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支持技术目录和使用手册,界定出176项转型金融支持的技术,并配置了详尽的技术说明、降碳效应、应用案例等,为金融机构精准识别钢铁企业低碳转型活动提供了参考;二是拟定了河北省钢铁企业转型方案编制大纲,内容涵盖了企业转型战略与目标、降碳计划、保障措施、信息披露等8部分内容,为钢铁企业编制符合转型金融要求的转型方案提供了便利,并将避免“碳锁定”、对其他环境目标无重大损害和公正转型等要求融入其中;三是确定了企业获得转型金融支持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企业要有整体转型方案、有降碳等相关投资计划、愿意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等;四是明确了转型金融业务开展流程,包括企业制定整体转型方案、对转型方案开展评估、提供配套的转型金融支持、持续的信息披露及披露的内容等。同时,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将会同相关单位,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对《工作指引》适时进行年度调整。

工信部等十部门发布《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1月10日,工信部等十部门发布的《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指出,到2026年,绿色建材年营业收入超过3000 亿元,2024—2026年年均增长10%以上。总计培育30个以上特色产业集群,建设50项以上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政府采购政策实施城市不少于100个,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达到12000张,绿色建材引领建材高质量发展、保障建筑品质提升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中共中央、国务院:高质量推进钢铁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

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意见提出,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因地制宜采取清洁能源、集中供热替代等措施,继续推进散煤、燃煤锅炉、工业炉窑污染治理。重点区域持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研究制定下一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开展新阶段油品质量标准研究,强化部门联合监管执法。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深化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到2027年,全国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到28微克/立方米以下,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力争达标;到2035年,全国细颗粒物浓度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以下,实现空气常新、蓝天常在。

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

1月19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推动实施焦化企业(含半焦生产)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力争60%焦化产能完成改造;到2028年底前,重点区域焦化企业基本完成改造,全国力争80%焦化产能完成改造。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钢焦联合企业,要对标对表、查缺补漏,确保焦化工序按期达到本意见要求。

中办、国办:推进钢铁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清洁生产改造

3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到2025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基本建立,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体系健全、机制顺畅、运行高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全面建立,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提供有力支撑。意见提出,强化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管理,推进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清洁生产改造。实施好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和光伏基地建设。

国务院:今年继续实施钢铁产能产量调控

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其中涉及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三大行动 ,一是加强钢铁产能产量调控;二是深入调整钢铁产品结构;三是加快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

1.加强钢铁产能产量调控。严格落实钢铁产能置换,严禁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严防“地条钢”产能死灰复燃。20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十四五”前三年节能降碳指标完成进度滞后的地区,“十四五”后两年原则上不得新增钢铁产能。新建和改扩建钢铁冶炼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

2.深入调整钢铁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高性能特种钢等高端钢铁产品,严控低附加值基础原材料产品出口。推行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布局,大幅减少独立焦化、烧结和热轧企业及工序。大力推进废钢循环利用,支持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底,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力争提升至15%,废钢利用量达到3亿吨。

3.加快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推进高炉炉顶煤气、焦炉煤气余热、低品位余热综合利用,推广铁水一罐到底、铸坯热装热送等工序衔接技术。加强氢冶金等低碳冶炼技术示范应用。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全国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与2023年相比,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左右,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2024—2025年,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

生态环境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6月4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数据局等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 2027 年,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制定发布与国际接轨的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制定出台 100 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 迹核算规则标准,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初步构建,产品碳足迹标识 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国际衔接取得 积极进展。到 2030 年,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制定出台 200 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覆盖范围广、数据 质量高、国际影响力强的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产品碳足 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全面建立,产品碳足迹应用环境持续优 化拓展。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因子数据库与碳标识认证制度逐步与 国际接轨,实质性参与产品碳足迹国际规则制定。

《钢铁行业EPD平台蓝皮书》成功发布

6月6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欧冶云商承办的钢铁行业EPD平台蓝皮书发布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上海召开。随着与会嘉宾共同按下启动按键,《钢铁行业EPD平台蓝皮书》成功发布,钢铁行业EPD平台蓝皮书真实记录了中国钢铁产品环境绩效行业现状和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实践成果,为EPD报告发布、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决策提供了可信依据。

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高炉、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分别比2023年降低1%以上

6月7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其中提出,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高炉、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分别比2023年降低1%以上,电弧炉冶炼单位产品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吨钢综合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比2023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2024—2025年,通过实施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形成节能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到 2030 年底,钢铁行业主要工序能效进一步提升,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先进水平,吨钢综合能耗和碳排放明显降低,用能结构持续优化,高炉富氧技术、氢冶金技术等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取得突破,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暂停钢铁产能置换工作的通知

8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暂停钢铁产能置换工作的通知。《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工信部原〔2021〕46号)实施以来,钢铁行业通过钢铁产能置换,有力促进了行业改造升级、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和兼并重组,但仍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监督落实机制不完善、与行业发展形势和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当前,钢铁行业供需关系面临新挑战,绿色低碳、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兼并重组等对产能置换政策提出了新要求。为进一步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钢铁行业产能置换政策,我部将对钢铁产能置换办法进行修订。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暂停实施钢铁产能置换:各地区自2024年8月23日起,暂停公示、公告新的钢铁产能置换方案。未按本通知要求,继续公示、公告钢铁产能置换方案的,将视为违规新增钢铁产能,并作为反面典型进行通报。二、修订钢铁产能置换办法:我部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快研究修订钢铁产能置换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产能置换政策措施,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后印发实施。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

9月9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工作目标提出启动实施(2024—2026年)和深化完善(2027年—)两个阶段,积极稳妥推进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并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在门槛方面,综合考虑管理成本、行业降碳路径等因素,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与发电行业相同,仍为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在管控气体种类方面,考虑到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需要,结合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特点,发电、水泥、钢铁的管控气体为二氧化碳,电解铝行业的管控气体为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六氟化二碳。在排放范围方面,考虑到与国际碳市场规则对接,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均仅管控因使用化石能源等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四部门:围绕钢铁等11类产品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

9月11日,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四部门联合印发《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碳足迹是用来衡量个体、组织、产品或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标。碳足迹的计算涵盖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运输、最终使用到废弃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排放。推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优先聚焦市场需求迫切、外贸压力严峻、减排贡献突出、数据收集完整、产业链供应链带动明显的锂电池、光伏产品、钢铁、纺织品、电子电器、轮胎、水泥、电解铝、尿素、磷铵、木制品等产品。《通知》要求,试点产品所在区域的产业规模或销量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产业链完整度好,区域内或省内能够覆盖全产业链的85%以上,原材料、运输、生产加工、分销、回收处置等配套企业合计70家以上,形成国内领先的产业链优势,具备较好的产品碳足迹数据基础,能够提供较为完整、准确、可靠且覆盖全产业链的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各省份申报试点产品不超过2个。本次试点申报及实施工作由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同级生态环境、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组织开展,试点期限3年。有意愿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试点条件确定试点产品,于2024年9月30日前完成相关报送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到2027年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9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其中指出,以铁矿采选、铁合金冶炼、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等工序限制类装备升级改造和老旧设备更新改造为重点,推进主体设备大型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能效提升,促进先进工艺、智能装备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到2027年,技术装备水平再上新台阶,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30%以上钢铁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涉及生铁、粗钢冶炼设备和产能变化的,需先按规定落实产能置换相关政策。

中国钢铁全产业链EPD平台与瑞典、意大利EPD平台签署合作备忘录

9月2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姜维与中国钢铁全产业链环境产品声明(EPD)平台秘书处等相关人员一行赴欧洲,与瑞典EPD平台、意大利EPD平台签署平台互认和合作备忘录(MOU),推动中国钢铁全产业链EPD平台的国际互认。这一里程碑式的合作标志着中国钢铁全产业链EPD平台在推进国际互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体现了中国钢铁在世界钢铁绿色低碳领域“软实力”的提升。中国钢铁在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和环境绩效透明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国版“低碳排放钢”标准重磅发布

10月1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钢协)组织编制的“低碳排放钢评价方法”中钢协团体标准在2024绿色发展数智供应链大会上正式发布。标准由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宝武)牵头,产业链44家单位共同参与、百余位行业专家合力完成。“低碳排放钢评价方法”标准基于满足国家双碳战略和《巴黎协定》的目标要求,遵循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论,认可不同减碳工艺的脱碳贡献,并鼓励多种减碳技术的协同发展,设定固定的核算边界以确保数据可比性,可以实现粗钢或热轧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及温室气体排放等级(碳效等级)评价。“低碳排放钢评价方法”的发布和实施,为钢铁企业发布绿色品牌、低碳排放产品以及下游用户开展绿色采购提供了一套科学且系统的依据,能够助力钢铁及上下游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低碳转型发展。正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在会议致辞时所表示的,标准的正式启动发布,是中国钢铁低碳转型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准将成为链接低碳钢铁与下游行业绿色贸易的重要载体。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

10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到2025年,国家及省级地区碳排放年报、快报制度全面建立,一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发布实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碳排放相关计量、检测、监测、分析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到2030年,系统完备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构建完成,国家、省级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全面建立并有效运转,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标准和规则更加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碳排放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碳排放数据能够有效满足各层级、各领域、各行业碳排放管控要求。

《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11月1日,工信部就《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要求,所有冶炼设备须具备完备的项目建设手续,现有主体工艺技术及装备须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不存在淘汰类工艺技术及装备。2026年起须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

生态环境部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钢铁行业》意见

12月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钢铁行业》意见的通知。钢铁行业工艺流程复杂,征求意见旨在提升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核查的科学性,提高核查数据质量。指南适用于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钢铁行业企业的企业层级和工序层级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并明确了钢铁行业企业的企业层级和工序层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范围,新增了核算边界示意图,便于清晰识别企业层级和工序层级核算边界。企业需制定数据质量控制方案,以确保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双碳线路】:

宝钢与埃克森美孚签署低碳方案合作谅解备忘录

1月17日,宝钢与埃克森美孚在上海签署低碳方案合作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将探索低碳方案业务方面的合作商机,包括潜在的低碳能源方案、碳捕集和封存(CCS)价值链、以及宝钢低碳足迹产品的认证等。

宝武集团在上交所发行100亿元科技创新低碳转型“一带一路”债券

1月30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在上交所成功发行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低碳转型“一带一路”公司债券(第一期)。该债券简称“24宝武K1”,发行期限3年,发行规模100亿元,发行利率2.45%,认购倍数3.4倍。

首钢集团与达涅利集团共同合作打造近“零”碳排放高品质钢项目

8月2日,首钢集团与达涅利集团举行《近“零”碳排放高品质钢项目》签约仪式。本次签约是双方战略合作的里程碑,对推动首钢在冶金行业中的绿色低碳发展有重要意义,是首钢集团和达涅利集团在低碳转型道路上共同迈出的重要一步。

斯凯孚与中信泰富特钢签署绿色低碳合作协议

8月19日,斯凯孚与中信泰富特钢签署绿色低碳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低碳产品,建立低碳服务体系,强化企业低碳能力。同时还将联合建立科学的低碳评价体系,助力企业打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低碳排放高端产品,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引领行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南钢集团与宁德时代签署全景式零碳技术战略合作协议

11月25日,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宁德时代首次牵手钢铁行业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为新能源行业与传统高碳企业深度合作开拓了新思路和新路径。双方将高效整合各类优势资源,依托宁德时代零碳技术优势,从开发“零碳能源”、“零碳交通”场景入手,逐步构建“零碳产业园”、“零碳水陆联运中枢”等创新“零碳+”应用场景,形成竞争力强、影响力广的全景式零碳解决方案并推广至全国。此外,双方还将在工业产品智能化、工程机械设备电动化、轻量化混合材料应用、电动重卡绿色运输以及光伏应用等方面展开积极合作,进一步深入挖掘节能降碳潜力,提升工序能效、加快降碳改造,逐步实现全链条碳资产管理。

河钢携手必和必拓推动钢铁行业价值链脱碳技术革新与发展

12月初,河钢与必和必拓在北京签署了“钢铁行业价值链脱碳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新谅解备忘录,双方计划开展更大规模的试验,以验证高炉和氢冶金技术的减排潜力,并提升相关项目及技术的行业影响力。双方将不断优化铁矿石在直接还原铁-电弧炉炼钢工艺中的应用效果,共同推进全生命周期评估项目,全面追踪和评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实际效果。此外,技术人才的培养和行业知识的共享也将成为合作的重点,以支持符合气候愿景的最佳实践,并加速具有规模化应用潜力的技术方案的实施。

【数字化线路】:

《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工程建设指南》正式发布

4月1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牵头、中冶赛迪信息主编、各单位参编的《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工程建设指南》在“2024年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联盟年会暨钢铁行业数学化转型工程三年行动启动会”上发布。《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工程建设指南》旨在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钢铁行业在设计、研发、生产、管控、运营、产业链协同以及企业文化、组织管理、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导,提升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效率和质量,推动钢铁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冶赛迪集团副总经理、中冶赛迪信息董事长李志在发布仪式上对指南进行了解读。

指南提出,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要激活数据价值,提升工厂数字化交付能力、产品数字化研发能力、生产过程全流程的协同控制与优化能力、运营过程面对不确定性的智能决策能力、以韧性和高效为特征的产业链协同能力。其本质是要打造新质生产力,重构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围绕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架构与建设内容,指南以数字化技术、工业信息安全作为支撑,提出打造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扁平化新型系统架构,以数字化支撑工厂设计与建造、产品与工艺设计、钢铁生产、运营管控。

南钢与华为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4月8日,南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举行全面深化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共建,共同推动钢铁行业智能化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本钢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深度战略合作协议

8月6日,本钢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本钢集团总部签署了深度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本次深度合作,双方未来将在智慧矿山、智慧园区、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进一步拓展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同时,双方将联合开展自主可控适配中心建设,以更好地支撑本钢集团大数据以及科技创新工作,共同形成本钢应用场景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指导意见,并力争在全省范围内形成本钢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标杆。

沙钢与华为签署全面深化合作协议

8月27日,沙钢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深化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生态协同、数据治理、云底座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共同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矿产铁矿石大数据平台正式发布

11月7日,中国矿产铁矿石大数据平台在第二届矿产资源供应链可持续生态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作为首个覆盖铁矿石从勘探到冶炼全产业链供应链的大数据平台,此平台综合运用隐私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携手铁矿石探产供储销全产业链合作伙伴构筑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数据共治共享平台,为用户提供精准化、多样化数据产品服务,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的创新驱动作用,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矿产铁矿石大数据平台由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大数据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通过对全球铁矿石资源产业数据进行系统、持续性跟踪收集,汇聚全产业链供应链行业数据。平台建立了资源分布、生产运输、各类库存、市场行情等数千个数据指标,密切跟踪大宗商品期现货交易所、铁矿石专用泊位、钢铁生产基地、运输船舶动态数据信息,每天可为全球铁矿石大宗商品行业客户提供全链条多角度资讯和数据分析。目前,中国矿产已与数十个钢铁、矿山、港口、贸易、金融等企业和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铁矿石产业数据生态圈。

包钢集团与华为签约

12月6日,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将本着充分信任、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的原则,在数字化人才培养、智慧矿山、数据治理、皮带智能化、稀土数字化、稀土供应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双方的创新发展。

信息监督:马力 010-63967913 13811615299
版权声明:本内容系兰格钢铁网原创内容。凡未经兰格钢铁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个人不得进行转载、改编、节选等改动或展示行为。若私自转载,兰格钢铁网保留进一步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的权利。更多钢铁价格信息,请下载兰格钢铁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