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热议钢铁物流“升级版”打造路径

 //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4/3/26 11:40:37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

“我国钢铁物流业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打造钢铁物流‘升级版’,为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在1月11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中国钢铁物流合作论坛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表达了对钢铁物流业发展的预期。

在此次论坛上,来自政府、法院、银行、保理公司、钢铁企业、钢贸企业、物流企业、原料企业的经营者和业界专家、学者等三百余人,对钢铁物流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共同研讨打造钢铁物流“升级版”的路径。

钢铁物流业经受深层危机

与会者认为,刚刚过去的2013年,在全球尚未彻底摆脱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形下,中国钢铁流通业出现了深层危机: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下游需求萎缩、环保重压骤紧、钢企亏幅加大、信贷泡沫发酵,大批钢铁流通企业倒闭,全行业深陷“严冬”之中。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在《转型提升期钢铁物流的发展路径及趋势》专题报告中表示,当前钢铁物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物流成本高,效率低。有调查显示,钢铁行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为11.1%,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也高于日本同行业5.6个百分点。

与钢铁企业近年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相比,钢铁流通领域的企业集中度低。目前我国有钢铁贸易商10多万家,钢材交易市场1000多家,而年经营钢材的实物量突破1000万吨的钢贸企业却凤毛麟角,年经营规模超过100亿元的钢材市场不超过100家。钢贸行业内提供仓储物流、加工配送、电子商务、金融信息服务的钢贸企业普遍不成规模,缺乏影响力。

钢贸商除了面临钢价波动带来的传统经营风险外,铁矿石、钢材产品的金融属性增强,定价方式趋于金融化,也加剧了钢贸行业的风险。钢铁产品的金融期货和电子盘对现货价格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钢铁物流业升级势在必行

当前,钢铁物流业面临着一系列的转变,业内人士表示,在这种情况下,钢铁物流业升级势在必行。

一是市场由“扩张期”向“后扩张期”转变。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提质增效”的阶段。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土地、能源和环境的约束加大,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趋势正在形成,钢铁需求面临下行压力。同时,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仍在持续,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钢铁市场发展仍面临较为稳定的需求基础。受这些因素交织影响,钢铁市场将由高速增长的“扩张期”过渡到平稳适度增长的“后扩张期”。

二是行业由“单一型”向“复合化”转变。钢铁流通连接生产和消费,由商品交易、仓储物流、加工配送、金融信息等多个子系统共同组成。在传统的钢铁流通业态中,各个子系统相互独立,流通环节内部的供应链体系尚未得到有效的构建。“钢铁商流与物流不统一”,“价值实现与使用价值实现不统一”,导致流通成本高,效率低,行业由“单一型”向“复合化”转变势在必行。江苏沙钢集团联合钢铁制造、流通等企业组建钢铁供应链物流园,就是促使相关子行业进行整合,实现“复合化”的典范。

三是企业由“散乱差”向“大强优”转变。在钢铁流通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流通企业格局分化明显,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国际、国内的弱肉强食现象不可避免,做大、做强、做优将成为钢贸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将成为未来领军企业的基本特征。

四是流通功能由“贸易商”向“供应商”转变。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钢铁流通企业的业务仅仅局限于钢材的买卖,这些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在未来,能够将流通功能定位由“贸易商”转向“供应商”,能够提供从铁矿石等钢铁原料到钢铁最终产品的流通服务,形成钢铁行业服务产业链的钢贸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要顺应生产方式,由“大规模批量化”向“多批次、小批量、精细化”转变,提供“快速、准时、准确”的流通服务。

五是经营模式由“虚实分离”向“虚实融合”转变。目前,在钢铁流通市场中,既有实体经营市场和门店,也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还有专门提供供需信息的网络平台,但这些流通相关主体之间相互分离,“虚实分离”的特征很明显。在未来,电商平台实体化是大势所趋,纯粹的实体经营或电子商务都很难获得和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多措施打造钢铁物流“升级版”

对于钢铁物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何黎明坚信,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快推进,未来10年我国钢铁产量将逐步达到峰值。钢铁产业竞争将逐步从生产环节向服务环节转移,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专业化”趋势将更加明显,钢铁产业与钢铁流通业的联动融合将更加普遍,这将给钢铁流通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钢铁物流作为钢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我国钢铁物流也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打造钢铁物流“升级版”,为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会上,有关专家提出了打造钢铁物流“升级版”的“路径”:

第一,要转变经营模式。加快从传统的贸易商向流通商、物流商转型,改变“一买一卖”赚取差价的“坐商”经营模式,主动接近客户、主动开辟市场、主动提升服务,挖掘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打造高端服务品牌。这是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也是今后发展的生存之道。

第二,要推动产业融合。加快延伸产业链条,与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深度嵌入产业链,与客户实现“捆绑式”发展,逐步由“竞争”走向“竞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第三,要坚持创新驱动。重点加强和完善流通加工、物流配送、代理采购、贸易结算、物流金融等物流增值服务,加快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近两年,虽然物流金融业务出现较大风险,但是随着监管体系的完善和管理制度的规范,物流金融创新对整个产业的带动作用还将进一步增强。这有利于增加物流服务效益,提升物流业在整个产业中的地位。

第四,要鼓励平台发展。当前,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要开发利用网上交易平台,克服现货市场的不足,推进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运作,形成虚拟与实体网络“无缝对接”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这是现货市场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同时,要鼓励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更好地发挥平台经济,建立健康有序的平台网络生态体系。

第五,要推进网络布局。随着市场进一步开放,客户对服务网络的广度和深度要求将不断提升。要顺应客户需要,逐步拓展物流网络,推进物流仓储和配送中心布局建设,推动连锁复制和兼并重组,形成区域性和全国性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彩虹桥钢铁物流园项目落户吉林高新区
  • 大河西崛起现代钢铁物流平台
  • 多方热议钢铁物流“升级版”打造路径
  • 钢铁物流成本何以居高不下?
  • 钢铁物流的现在与未来
  • 钢铁物流也要拥抱移动互联网
  • 钢铁物流业在探索中前行
  • 未来5-10年我国钢铁物流发展趋势
  • 浅析国内钢铁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发展
  • 钢铁物流高成本如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