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报道:京津冀一体化提速 通州迎新契机
发表日期:2016/2/29 9:10:46 兰格钢铁新闻中心 王媚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正式印发,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京津冀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对于打破三省市“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进一步增强发展整体性和协同性具有重要意义。处于京津冀一体化桥头堡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枢纽位置的通州,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通州的发展也将迎来新契机。

    打造副中心缓解北京“大城市病”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自从去年7月通州被确定为北京行政副中心后,疏解非首都功能成为通州副中心规划建设的标准。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要求,通州副中心将重点建设行政办公及与之配套的城市功能,并推动区域一体发展、带动城乡统筹发展,将副中心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典范”和国际一流宜居之都的示范区。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297个重大项目建设将落户通州。远期将带动约40万人疏解至通州。北京行政副中心的规划,不只照顾到区内,更考虑到了与周边地区的联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北京积极推动与河北廊坊北三县共同编制跨区域规划,实现“规划一张图”,做好协同发展和共同管制。

    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的枢纽

    北京市交通委负责人表示,京津冀城市群由“一核、双城、三轴、四区、11个节点”构成,这些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主要通过城际铁路和国家干线来实现。到2020年,京津冀三省市将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50公里至7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1小时轨道交通圈”。

    今年北京两会上有消息透露,2016年北京市将加快推进京张铁路、京唐城际等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和公路项目建设,同时加快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进程。

    河北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首都地区环线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京唐、京霸、廊涿城际和白沟支线,加快推进京衡客专前期工作,抓好北京新机场及配套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天津则提出了“打造京津冀1小时通勤圈”目标。“十三五”期间,天津市将加快推进京津第二高铁——京滨高铁和京唐高铁的建设进度,推动京承铁路、京石铁路等一批项目的前期工作。

    而京滨城际与京唐城际两条线同起于通州新北京东站,京秦城际铁路也将在新北京东站设站,京津城际铁路经过通州,由此,通州将成为一个新的交通枢纽,连通北京、天津和河北重要城市。

    产业发展一体化的桥头堡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中产业衔接是重要内容。北京至天津的廊道上可以分为北京、河北、天津三段,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结构,分别为以港贸、物流、先进制造等升级二产为基础的天津段;以融合承接、创业创新、国家重点产业为连结的河北段;以及以金融、商务服务、尖端科技、国有企业总部所构成尖顶的北京段。

    在这条廊道上,产业骨架由若干个主要节点组成,包括北京的金融街、CBD、通州,河北的廊坊、大厂,以及天津的滨海新区、自贸区。而通州因为地处京津冀交界的地方,又承担了北京市产业转移的重任,无疑成为产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节点。

    北京市政府给通州未来的产业定位是:坚持总部经济路线,着力引入汽车零部件、精密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以高端制造业为重点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有力支撑、新兴产业为战略引擎”的产业发展格局。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通州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在于产业,以承接北京外溢的现代服务业为主,建立属于新北京的CBD,同时属于首都的第二CBD;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且建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的新媒体、新文化产业体系。  

    而通州也已经为产业转移做好了准备。通州目前有环渤海总部基地、光机电基地、星湖科技园等11个已经建成的产业园,其中新华联、经略天则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已经开园,为通州总部经济路线和疏解北京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特别是经略天则北京台湖创意广场,与美国一路之隔,依托台湖纵向延伸发展前端高附加值产业的东风,经略天则产业园在2015年实现持续热销,二期工程的第一批工程也将在2016年完成,将是落户通州,辐射京津冀的总部型企业的首选。
信息监督:马力 010-63967913 13811615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