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金融衍生品对钢铁行业影响加深的背景下,为探讨钢铁行业发展形势,共商企业如何开展原材料贸易和管理市场风险,9月20日,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等单位支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冶金行业分会联合主办的“第18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在大连召开。大商所总经理王凤海在致辞中表示,大商所将持续推动铁矿石期货对外开放,优化合约制度和加强场外市场建设,为国内外钢铁产业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
王凤海介绍,今年5月4日,大商所正式启动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业务,这是中国已上市期货品种第一次走出国门,迈出了中国金融业扩大开放、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一步。为稳步推进铁矿石期货国际化,大商所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在新加坡设立了办事处,与26家境外交易所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不断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培育力度。
据了解,自成功引入境外交易者以来,在境内外市场各方的支持与呵护下,大商所铁矿石期货运行总体稳健有序,市场功能有效发挥。截至目前,已有86家境外客户开户、56家参与铁矿石期货交易,境外客户涵盖澳大利亚、新加坡、阿联酋、英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今年1至8月,铁矿石期货单边日均成交量、成交额和持仓量分别为113万手、9万亿元和96万手,其中法人客户占比分别为23%、23%和40%,市场流动性和市场结构较好。铁矿石国际化业务平稳发展,为其他成熟品种对外开放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推动对外开放的同时,近年来,大商所转变市场服务理念,创新市场拓展模式,引导钢铁企业由直接参与期货交易向利用期货衍生工具转变,推动期货市场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通过举办钢铁龙头企业培训、钢铁企业领导人EDP培训班、煤焦矿产业大会等活动,为产业企业培训期货专门人才;通过组织煤焦矿的基差贸易和场外期权试点,为企业提供新业务实践机会。2017年,大商所共支持8个煤焦矿场外期权试点和5个基差贸易试点,为产业企业管理价格风险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工具。
王凤海指出,为更好服务国内外产业客户,增强铁矿石期货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商所将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需要,改进和完善铁矿石合约设计、制度安排,进一步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解决交割顺畅性、参与便利性等问题。铁矿石期货上市以来,大商所紧密跟进现货市场主流品种的变化,适时调整了交割质量标准,未来将通过合格交割商等制度继续提高期货合约稳定性。同时,继续完善铁矿石仓单服务商和期货交易商制度,为客户提供买卖铁矿石标准仓单的途径,提高非主力合约的流动性和期货合约的连续性。此外,大商所还将积极推出铁矿石场内期权,尽快上市废钢期货,并加强场外市场建设,支持企业参与场外期权和基差贸易试点,进一步提高衍生品品种工具和服务模式的完备性。
王凤海表示,大商所向多元开放、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转型的目标和布局已经明确,未来将继续加强与各方合作,深化服务钢铁产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国内外广大产业企业有效参与期货市场,运用好铁矿石期货工具,管理铁矿石价格波动风险,有利于推动钢铁行业稳健发展。
据悉,来自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产业企业及金融机构的共200多家单位代表出席会议,包括宝武钢铁集团、河钢集团、鞍钢集团等国内大型钢厂,以及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力拓、嘉吉等国外矿山、贸易企业,共商全球铁矿石市场的贸易发展形势和企业风险管理方式。部分嘉宾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市场,每年进口铁矿石的贸易额超过600亿美元。多年来,中国钢铁行业去产能、清理“地条钢”等措施有效推进,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企业效益持续好转。但是,在国际环境复杂、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外企业有必要探索新的贸易模式和避险方式,如利用期货价格信号研判市场走势、制定贸易价格,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对冲原材料价格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