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每当秋冬季到来,环保限产消息便成为了影响钢价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从2018年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后,每当有限产通知下达或是环保督察行动的开展,都会在钢市激起不小的涟漪。
随着2020年的结束,蓝天保卫战交上了一份高质量的答卷,如期完成了“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环境目标。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否发生变化,对钢铁产业是否还能产生积极影响呢?
“十三五”环保限产利好钢市
“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保护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今年北京秋冬季迎来了超过40天的优良天,污染防治成果有目共睹。
在污染防治方面,钢铁行业是督察的重点。随着《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不断明确,督察区域不断扩大,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扩展到了汾渭平原和长三角地区,从28个城市拓展到了80个城市。而这些重点管控的区域基本是钢铁企业的集中地。
随着蓝天保卫战的逐步落地,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被要求停产、限产,直接影响了钢铁行业的产能释放,改变了钢铁市场的供需关系。因此,每年进入四季度后,钢铁行业从业人员都会非常关注环保限产消息,影响钢价走势的因素也逐渐从需求逐渐转向环保上。
“十四五” 环保仍将影响钢市
2020年《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圆满收官,“十四五”环保会不会有所放松呢?日前,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仍然任重道远,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下一步,还将抓紧研究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顶层设计,对于生态环境改善的要求更高,并且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创新和探索攻坚战新思路和举措。可见,“十四五” 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但不会出现放松,反而会“趋严”,更具针对性。
那么,今年的环保限产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是否还能起到与2018年相同的效果呢?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表示,“十三五”期间,随着超低排放改造的实施使得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进一步下降。目前全国有229家企业,约6.2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有6家钢企通过全工序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后续还有更多的钢企需要完成改造目标并达到监测标准。
王国清说,在企业超低排放改造达标后,相关环保政策对达标企业生产的影响会减弱。但2021年超低排放改造政策的推进将对产量释放形成一定影响,如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等钢铁产能大省已相继发布或正在制定地方超低排放标准与差异化水电价政策,以强制性地方标准与阶梯水电价推动超低排放政策的有效落地。

- “十四五”减碳支持政策在途 千亿级碳市场可期2021/1/14
- 江苏“十四五”力争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万亿元2021/1/14
- 兰格报道:“十四五”环保政策对钢市影响几何?2021/1/14
- 焦化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2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