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科技部两部门发布的《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1月30日,财政部、科技部两部门发布的《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指出,支持重大科技任务、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的资金,鼓励地方综合采用直接补助、后补助、以奖代补等多种投入方式。
十二部门:到2026年我国建成自主可控的标识解析体系
1月31日,工信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我国建成自主可控的标识解析体系,在制造业及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初步实现规模应用,对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大中小企业和一二三产业融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据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到2026年,标识解析体系规模应用关键指标大幅提升。标识解析体系服务企业数突破50万家,在60个行业应用推广标识解析体系,累计注册量突破6000亿个,日均解析量达3亿次以上,主动标识载体部署超过5000万枚,骨干企业应用普及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行动计划提出了七项重点任务:贯通产业链供应链、全面赋能消费品“三品”战略、促进数字医疗整合、完善绿色低碳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城市数字化水平、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在能力支撑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增强基础设施能力、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产品服务体系、提升数据流通水平、强化标识安全保障。
九部门:到2025年全国废旧家电家具回收量比2023年增长15%以上
2月1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典型城市,培育一批回收龙头企业,推广一批典型经验模式,形成一批政策法规标准,全国废旧家电家具回收量比2023年增长15%以上,废旧家电家具规范化回收水平明显提高。其中,《通知》提到,合理规划回收网络。强化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公益属性,将回收网点建设纳入各地区有关规划。科学布局社区回收点前端投放、街道中转站枢纽回收、区县分拣中心末端分拣的全链条三级回收体系。结合当地城乡人口规模、居民社区和公共机构分布,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网点和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两网融合”。
延伸生产企业责任。引导家电生产企业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将资源环境责任延伸至产品全生命周期。推动更多企业参与家电回收目标责任制,并优先支持落实家电回收目标责任制的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家电家具生产企业加强绿色设计和技术研发,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便于回收处理的技术工艺和易于回收利用的环保材料。推广“以车代库”流动回收。支持各地区根据当地情况,推广“以车代库”等灵活回收模式,指导回收企业的流动回收车辆采用“定点、定时”方式进入街道、社区回收废旧家电家具,统一服务规范,实现废旧家电家具即收即走。规范旧家电家具二手流通。规范二手家电家具流通秩序,发挥二手流通企业收购、鉴定、评估等专业优势,扩大二手家电家具交易、租赁规模。鼓励发展“互联网+”二手方式,推动网络交易平台建立健全旧家电及有二手流通价值家具的交易规则,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跟踪流向,促进二手交易规范畅通。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 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
2月2日,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进一步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逐步拓展绿证应用场景,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推动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约束性指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 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通知》明确了绿证与能耗双控、碳排放管理等政策衔接方式,提出了绿证交易电量纳入节能评价考核指标核算的具体操作办法。《通知》围绕加快可再生能源项目建档立卡和绿证核发、扩大绿证交易范围、规范绿证交易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夯实绿证核发交易基础,拓展绿证在绿电消费认证、节能降碳管理、碳核算、碳市场、产品碳足迹、国际互认等方面的应用场景。《通知》对加强统筹协调、加强交易监管、及时核算数据、加大宣传力度等提出工作要求。
国常会:研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
2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送审稿)》,决定一揽子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讨论《关于授权国务院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暂时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听取加强和改进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汇报,部署近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会议指出,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振经营主体信心的重要举措。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围绕整体优化目标,一体推进强市场促公平、强服务增便利、强法治稳预期、强开放提质量、强改革抓创新等工作。要更加注重回应经营主体突出关切,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会议强调,要对涉及罚款事项的行政法规进行系统梳理,及时按规定进行修改完善。要加大对乱罚款的整治力度,更好维护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该管的要依法监管到位,特别是对安全生产、生命健康、产品质量等领域事项必须严格监管,绝不能有任何松懈。会议决定,对《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等8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对《煤炭送货办法》等13部行政法规予以废止。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暂时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IMF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将增长4.6%
2月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2023年与中国第四条款磋商报告。IMF对中国经济在疫情后的强劲复苏表示欢迎,预计中国2024年经济将增长4.6%。报告说,2023年中国经济因在疫情后重新开放出现了强劲复苏,复苏主要由国内需求(特别是私人消费)驱动,也得益于支持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对企业和家庭的税收减免以及用于灾害救助的财政支出。对于2024年,IMF预计中国经济将增长4.6%,较2023年10月的预测值上调了0.4个百分点。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2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碳排放权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助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制定专门行政法规,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管理提供明确法律依据,保障和促进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条例》总结实践经验,坚持全流程管理,重在构建基本制度框架,保障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功能的发挥。《条例》共33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明确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管理,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二是明确监督管理体制。规定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监督管理工作。三是构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基本制度框架。明确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职责,碳排放权交易覆盖范围以及交易产品、交易主体和交易方式,重点排放单位确定,碳排放配额分配,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编制与核查以及碳排放配额清缴和市场交易等事项。四是防范和惩处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主要从强化重点排放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处罚力度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五部门联合印发《推动铁路行业低碳发展实施方案》
2月5日,国家铁路局联合多部门印发《推动铁路行业低碳发展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指明了铁路行业低碳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总体目标和主要指标,并从5方面提出12条重点任务。一是推动绿色铁路建设。倡导绿色设计、绿色施工,严格按照绿色建设相关标准设计和新建客站,推动既有客站绿色改造,推进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二是推动运输装备低碳转型。加快机车更新换代,推动超低和近零排放车辆规模化应用,推进高耗能高排放机车新能源化提升替换,降低内燃机车排放水平。三是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完善铁路集疏运系统,提高铁路承运比重,加强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四是推进绿色运营维护。合理高效开展运输组织,大力发展列车智能调度和编组技术,提高运输效率,推动运维体制绿色低碳转型,降低运维环节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五是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推动铁路绿色低碳标准建设,积极参与气候治理国际合作。
2023年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全部下达完毕
2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有关部门下达2023年增发国债第三批项目清单,共涉及项目2800多个,安排国债资金近2000亿元,主要包括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甘肃、青海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第三批项目下达后,2023年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全部下达完毕。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
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意见》强调,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谋划、协同推进,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创新驱动、提质增效,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以废弃物精细管理、有效回收、高效利用为路径,覆盖生产生活各领域,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低碳根基,助力全面建设美丽中国。
《意见》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秸秆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0亿吨,新增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总体居于世界前列。《意见》明确5方面政策举措。一是推进废弃物精细管理和有效回收。按照废弃物不同来源精准施策,加强工业废弃物精细管理,完善农业废弃物收集体系,推进社会源废弃物分类回收。二是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根据废弃物不同利用方式分类施策,强化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再生资源高效利用,引导二手商品交易便利化规范化,促进废旧装备再制造,推进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推广资源循环型生产模式。三是加强重点废弃物循环利用。综合考虑废弃物资源价值、社会关注度、循环利用难度等因素,对重点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进行部署,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加强低值可回收物循环利用,探索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路径。四是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培育行业骨干企业,引导行业规范发展。五是完善政策机制。聚焦政策和机制堵点难点,完善支持政策和用地保障机制、科技创新机制、再生材料推广应用机制。
央行开展5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维持不变
2月18日,央行进行10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0%,与此前持平;进行5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50%,与此前持平。
财政部: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试点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
2月18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试点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对注册登记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的企业开展离岸转手买卖业务书立的买卖合同,免征印花税。本通知所称离岸转手买卖,是指居民企业从非居民企业购买货物,随后向另一非居民企业转售该货物,且该货物始终未实际进出我国关境的交易。本通知自2024年4月1日起执行至2025年3月31日。
国家发改委: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单个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
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就《民间投资引导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办法》拟明确支持标准,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单个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安排到单个项目的资金不低于2000万元,对单个项目的支持比例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总投资60%,避免项目小而散。对符合要求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建设,本专项资金也可支持。通过专项资金引导,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性,有利于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推进实施。
《2024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印发,多举措提升家电标准水平
2月1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2024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涉及家电领域,提到要加快升级家电、家具、装饰装修材料等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家电能效水效、废旧家电回收相关标准,助力大宗消费品更新换代;加强高端消费电子、绿色产品等领域标准研制,满足高端化、绿色化消费需求;健全适老家具家电、适老设备及互联网应用、康复辅助器具等适老产品标准,保障老年人生活安心舒心;开展智能家居互联互通架构、云边协同、本地互联、产品评价等标准研制,实现智能家居互联互通;围绕消费品、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领域,积极转化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提升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水平。
5年期LPR下调25个基点
2月20日,2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3.45%,上月为3.45%;5年期以上LPR报3.95%,上月为4.2%。
工信部:到2025年,初步建立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
2月2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其中指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制定200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重点制定基础通用、温室气体核算、低碳技术与装备等领域标准,为工业领域开展碳评估、降低碳排放等提供技术支撑。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协同降碳、碳排放管理、低碳评价类标准,实现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标准全覆盖,支撑工业领域碳排放全面达峰,标准化工作重点逐步向碳中和目标转变。
习近平: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2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国常会: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2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研究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举措。会议指出,外商投资是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把稳外资作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发力点,在扩大市场准入、优化公平竞争环境、畅通创新要素流动等方面加强服务保障,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巩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经过各方面协同努力,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整体缓解,为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要坚持改革创新,强化配套政策支持,持之以恒攻坚推进,进一步推动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见效。要强化源头治理,远近结合、堵疏并举、标本兼治,加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强调要聚焦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加强协同配合,加大必要的资源投入,多措并举打通服务堵点,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
工信部印发《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6年)》
2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6年)》(工信部网安〔2024〕34号),《实施方案》是指导未来三年工业领域数据安全工作的纲领性规划文件,以“到2026年底基本建立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为总体目标,分别从企业侧、监管侧、产业侧等方面明确各工作目标,致力于实现企业保护水平大幅提升、监管能力和手段更加健全、产业供给稳步提升:一是从行业数据安全意识和能力普及覆盖考虑,提出基本实现各工业行业规上企业数据安全要求宣贯全覆盖。二是紧抓重点企业和规上企业,实现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的企业超4.5万家,至少覆盖年营收在各省(区、市)行业排名前10%的规上工业企业。三是标准先行、树立典型。立项研制国家、行业、团体等各类标准规范不少于100项,对企业履行数据安全保护责任义务加强细化标准指导。面向不少于10个重点行业遴选典型案例不少于200个,强化优秀应用实践的引领带动作用。四是加大人才培养,实现培训覆盖3万人次、培养人才超5000人。
央行召开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座谈会
2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座谈会,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总体部署,交流经验做法,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朱鹤新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金融部门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领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意义,强化使命担当,精心谋划、统筹推进、狠抓落实。
会议认为,近年来金融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科技、绿色、普惠、养老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金融资源投入,取得积极成效。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健全,金融政策框架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制度、产品和服务体系持续优化,重点领域的融资可得性明显提升,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下一步,金融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重要部署,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会议强调,各金融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保障,明确每篇大文章的牵头部门,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工作。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政策安排,根据各重点领域特点加强产品服务创新,加大对五大重点领域的资金支持。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工具,做好审贷放贷、资金申报和存续期管理,将央行再贷款优惠政策通过各金融机构精准传导到各重点领域。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深入研究各重点领域产业政策、发展动态、经营模式、风险特征,加快构建可持续的业务模式。加强与金融管理部门的沟通,及时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与同业交流经验。中国人民银行将通过加强政策指引、强化政策激励、明确目标要求、加强考核评估,做好支持引导和服务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
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源、网、荷、储各侧调节资源,重点部署了四方面任务。一是加强调峰能力建设。着力提升支撑性电源调峰能力,统筹提升可再生能源调峰能力,大力提升电网优化配置可再生能源能力,挖掘需求侧资源调峰潜力。二是推进储能能力建设。做好抽水蓄能电站规划建设,推进电源侧新型储能建设,优化电力输、配环节新型储能发展规模和布局,发展用户侧新型储能,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协调发展。三是推动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推进新型电力调度支持系统建设,提升大电网跨省跨区协调调度能力,健全新型配电网调度运行机制,探索多能源品种和源网荷储协同调度机制。四是强化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保障。积极推动各类调节资源参与电力市场,建立健全促进调节资源发展的价格机制,健全完善管理体系。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抽水蓄能电站投运规模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负荷的5%以上,保障新型储能市场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建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调度体系逐步形成,支撑全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20%以上、新能源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保障电力供需平衡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住建部:各城市要做好今明两年住房发展计划,防止市场大起大落
2月2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科学编制2024年、2025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各地要科学编制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根据人口变化确定住房需求,根据住房需求科学安排土地供应、引导配置金融资源,实现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防止市场大起大落。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是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的重要抓手。各城市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准确研判住房需求,完善“保障+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以政府为主保障工薪收入群体刚性住房需求,以市场为主满足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科学编制2024年、2025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
- 兰格追踪:二月份宏观政策及要闻回顾2024/2/28